公元一九七五年的夏季搭配
摘要:公元一九七五年的夏季,我们村子里的人们,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数日之间,全村子的人几乎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红眼病。凡是得了这种病的人,双眼红肿,怕光、迎风流泪,而且越是用手去揉红肿的越厉害,再加上村里的赤脚医生那个医药箱子里的眼药水点了又不起作用,一时间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恐惧的气氛逐渐蔓延起来。 【一】红眼病
公元一九七五年的夏季,我们村子里的人们,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数日之间,全村子的人几乎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红眼病。
凡是得了这种病的人,双眼红肿,怕光、迎风流泪,而且越是用手去揉红肿的越厉害,再加上村里的赤脚医生那个医药箱子里的眼药水点了又不起作用,一时间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恐惧的气氛逐渐蔓延起来。
而一旦人们心生恐惧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了邪门的想法,于是老人们就不免地想到了光绪三年的那场瘟疫,也不免地就拿民国三十七年的那场流行病来说事,说着说着就联想到了前些时,附近煤矿征地的事情,都认为是煤矿上的人拆龙王庙的旧址而冲撞了龙王爷,这场疾病是龙王爷降下的天灾,用以惩罚人们的。
而与此同时,村里的那个“顶大神”的神婆婆也用朱砂在黄表上写下了的四句话:
乙卯壬午,拆庙动土,
龙王震怒,抓人眼目。
结果,这四句话一出,再加上人们先前的怀疑,于是便更加印证了冲撞龙王的说法。
一旦找到了原因,村民们便怒气冲冲地自发地组织起来,刀叉棍棒一拿,就聚集到了河岸边的那座龙王庙的旧址前,阻止煤矿的人动工。结果把那些推土机的师傅们吓得,一看这阵势,一溜烟地跑回了煤矿上。
没多久,矿上便来了人,跟村支书进行交涉,最后弄得只好由村支书出面,对着黑压压一群人解释说:“乡亲们,人家这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来进行征地的,我们拦阻人家工作,那是犯法的行为,要坐牢的,至于咱们村的人的病情,人家都已经说了,是由于不讲卫生的原因,只要大伙回去每天拿热水捂,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很快会没事的。再说了,人家是要给我们盖学校的,你们难道忍心看着孩子们就这样没有文化?就这样跑到外地辛辛苦苦地上学?为了孩子们,你们就不要瞎胡闹了,如果你们还是不相信的话,还是要讲迷信那一套的话,我有个主意,那就是你们可以组织起来拜祭一下,即使有龙王爷,也会原谅的嘛。”
于是,村民们在支书的劝说下,在队干部的有的人就喜欢搭配疏导下,也就陆陆续续地散了。不过老人们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等到拜祭以后再动土。
自古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矿上的人一听条件如此简单,连忙点头,满口答应。
第二天,村里的人们便举行了隆重的祭拜活动,又是杀猪,又是宰羊,烧香敬表,敲鼓鸣炮,还请了附近县里的戏班子唱了一台《柳毅传书》,那情景好不热闹。一直祭祀到晚上,才休了庙会。
说来也真是奇怪,拜祭完龙王庙的第二天中午,当人们午睡起来在大门洞口歇凉的时候,不一会就发现起风了,然后就天阴了。抬眼往天空一瞧,就发现从西北面慢慢地飘过来一大片黑云,而从东南面也飘过来一大片白云,只见它们在村子上面的天空中一相会,蓦然就响起了一连串的炸雷。随后便闪电四射,狂风怒吼,风沙卷着杂物半空旋转,跟着就下起了冰雹。
歇凉的人群被此情景吓得是轰然散去,都大叫着跑回家里,悄悄地从窗户往外观瞧。
只见天色乌黑,黑云低垂,漫天冰雹像一串串珍珠似的从空中砸向了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跳跃着、碎裂着。落到地面上的冰雹大小不一,有的像珍珠,有的像鸡蛋,最大的一颗竟然有拳头大小。
我那时还小,没有上学。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童心一发,不由得大声叫喊着:“妈妈,妈妈,下蛋子了,下蛋子了,您看,对面房顶上的蛋子好大呀!”
结果,我母亲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的事情一样,赶忙捂住了我的嘴,悄声地在我耳边说:“别瞎叫唤,小心龙王爷把你抓了去。”
听了妈妈的话语,我当时就吓得身上一阵冷麻,再也不敢说话了。
大约一个小时过后,蓦然间便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天空一片湛蓝,空气清晰的像过滤了似的,鸟儿也跟着唱起了欢歌。
于是,各户人家像约定好了似的,一哄而出,都拿大大小小的脸盆到院子里捡冰雹。捡了一些后,赶忙端回家里面,用冰雹往眼睛上捂着。
我记得,当我用鸡蛋大的冰雹捂在眼睛上的时候,一股凉意顺着眼睛就传遍了全身,真舒服。随后就跟父母一起,捂了一阵,便拿开,然后再捂一阵再拿开,直到冰雹逐渐化成了水,才赶忙再换一对。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在用冰雹治眼睛的第三天,全村人的红眼病竟然全好了。于是,人们便传言说是龙王爷已经原谅了拆庙的事情,专门下了一场冰雹,为凡间的老百姓治愈了传染病。于是村子里的人们也就笑逐颜开了,当然也就不去阻拦人家矿上拆庙的事情了。
没多长时间,矿上的人便推平了龙王庙的残土台子,并且在那里修建了一所学校,当然,那也是我的母校,书声朗朗地在那里过了十一年的青春校园生活。
当然,龙王降冰雹治愈红眼病的事情,也在当地成了一个传奇,成了老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后来,当我有了文化后,从书上面看到了关于红眼病的解释:红眼病,又叫做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或“火眼”,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有脓性或粘液体分泌物,主要症状为眼睛发红、睫状充血、泪溢、红眼、目痛等。一般来讲,持续两周后便会自愈。
呵呵,原来如此呀。
看了解释后,我不由得对当时的村民那种没文化的落后心态而感到好笑,也不由得对我们祖国下大力气扫除文盲的政策而感到由衷的赞赏。
不过好笑是好笑,但是冰雹治愈红眼病的原因却一直困扰着我,让我如何也想不通。而当时的那场热闹的庙会,以及那场诡异的天气和漫天的冰雹,让我至今都难以忘却。
毕竟来说,直到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种诡异的天象以及那种让人诧异的大冰雹……
【二】老和尚
我们村子对面有一座很高的山叫做七峰山,山上有一座香火十分旺盛的庙宇,叫玉龙洞。
相传,古代有个货郎,偶然发善心,在路边救起了一条差点被老鹰吞噬的小青蛇。于是,他便把小青蛇用担子挑着收留喂养了。并且给这条蛇起名叫做“小青”。
小青随着货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街串巷,慢慢地长大了,变成了比碗还粗,三米多长的一条大蛇。由于太重了,货郎挑不动它了,也无法再养活它了,于是就把它放生在了七峰山。
过了没几年,七峰山一带便相继发生了蛇吃人的事情,吓得过往行人都不敢上山。有一天,货郎路过七峰山,正在走着,突然便从路边窜出来一条三丈长的大蛇,张口就要吞噬货郎。货郎吓得瘫倒在地,定睛一看,依稀好似当年自己放生的那条蛇,于是壮着胆子就吆喝了一声:“小青”。结果这条蛇一下子就停住不动了,它盯着货郎看了一会后,就在货郎的身边盘成了一团,点着头,用尾巴轻轻地打着货郎,像是打招呼一般。
货郎一看,就知道是小青,于是便用手抚摸着小青的身体,然后对它说道:“几年不见,你都长得这么大了,但是你吃别的牲畜可以,可你却不要吃人呀,要知道,吃人是会犯天条的,老天爷会用雷劈了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吃人,好好地修炼,将来也好幻化成龙的。”
小青听了以后,便羞愧地低下了头,像是个犯错误的小孩子一样,用头轻轻地蹭着货郎的身子,然后就把货郎用尾巴卷起放在了身上,慢慢地驮着货郎,游走到了一个洞口,只见它用嘴从洞里衔出一堆金银宝石后,对着货郎点了三下头,就钻进了洞再也没有出来。
货郎怕他以后再出来伤人,于是就用这堆金银找人帮忙,盖了一座房子,就住在了那里,看着这条蛇。
至此以后,行人和商旅就又渐渐地敢走七峰山的山路了。
很多年以后的一个夜里,忽然一声巨响,只见小青从洞中一飞而出,幻化成一条五爪青龙,在云层中上下盘旋,围着货郎转了几圈后,转眼消失不见。而那个白发苍苍的货郎也在第二天早上,含笑着离开了人世。
于是,当地的人们为了感谢这个货郎的义举和小青的改恶从善,就在货郎的房子附近盖起了一座庙宇,庙宇的名称就叫做“玉龙洞”。
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在玉龙洞有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穿着一身灰色的袍子,每天早上下山到我们村子里化缘,然后就健步如飞地返回了庙里,青灯伴古佛,诵经读书。天天如此,年年也如此。
话说,有一天夜里。天气异常闷热,大院里的人们都几乎熄了灯,记得那时候,我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就是睡不着,即使是光着身子,汗水也不住地往外渗着,只好把被子撩在一边,用毛巾时不时地擦拭着。
忽然,外边呜呜地刮起了大风,紧接着便飞沙走石地狂风肆虐起来。啊呀,那风刮的,简直是天昏地暗,风儿卷起的石子把窗子都打的噼啪乱响。于是,我们一家人便很是惊奇,但是惊奇归惊奇,好在一下子凉爽起来,故而也就睡意朦胧起来。
蓦然间,从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在这狂风怒吼的夜里,这声音显得是那么地阴森恐怖,又或是使人不免地就想到了传说中的妖怪,于是,心情就莫名地害怕起来。好在妈妈说了一句话:“哎呀,估计是上院的四女生孩子了。”于是,我便放下心来,沉沉地睡去。
妈妈猜的很准。第二天,全院子里的人们都笑着恭贺四女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却只有二奶奶忧愁着脸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唉,天象异变,生此孩儿,也不知道是祸还是福。”人们听了以后,联想到昨夜里的那阵风,也不禁跟着有点怀疑起来。
由于出生在了秋天,于是四女就给孩子起名叫做秋生。
秋生满月的时候,全院子里的人们按习俗,免不了的就喝满月酒,故而那一天,人们送礼的送礼,祝福的祝福,当然了,随后就欢天喜地地吃喝起来。而正当人们花天酒地、推杯换盏的时候,玉龙洞的那个老和尚走了进来。
按照往常的惯例,给老和尚的钵盂里盛一些素菜,拿一些饭食就行了。可是今天这个老和尚说什么也不走,而是非要看一下秋生。于是,四女拗不过,又怕冲坏了喜气,只好从屋子里抱了出来,让老和尚看了一眼。
老和尚看完之后,用手轻点了一下秋生那毛绒绒的额头,然后就念出了四句话:
前世一念今世现
缘起还须缘来灭
今朝佛前了尘缘
西天路上三品莲
念完之后,便转身飘然而去。
喝喜酒的人们,被这一幕搅了兴头,于是就纷纷叫嚷着说:“这老和尚疯疯癫癫的,不知卖的是什么关子,管他呢,咱们继续。”
因而人们也不当回事,个个喝的是醉眼朦胧,东倒西歪地回到了各自的家里。
秋生从小就相当聪明,无论干什么事情,一学就会。因而直到上学前,这孩子就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会背很多首古诗词,特别是算术,好像是天生的,有时候跟四女买东西,没等卖货的人算出来,秋生便早已经说出了数目,把人们惊奇的,都说秋生是个神童。
七岁的时候,秋生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四女就给他报了名。可是,到了去学校的那天,老和尚不知是什么原因,早早地堵在了秋生的家门口,非要让秋生跟着他学佛经。
把个四女和丈夫气得是浑身颤抖,他们大声地骂着老和尚,并且连推带攘地把老和尚赶出了院子。可是老和尚却脸不变色,非要劝四女两口子让他教秋生,并且说,秋生有佛缘,不宜在红尘中污染心灵。这是哪跟哪呀,院子里的人们都说老和尚神经了,跑到这里疯疯癫癫地说胡话来了,直到四女的丈夫拿起了棍棒,老和尚才悻悻而走。临走时,又念了几句话:
来匆匆、去匆匆。
今世果报前世因
生死轮回为哪般
笑杀凡间红尘人
念完之后,大笑三声,健步而去。
院子里的人们望着老和尚的背影都曾两度易主目瞪口呆,只有秋生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呆呆地望着天空,皱起了眉头……
岁月如梭,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秋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重点高中——市一中。
眼看着跟天赐一样,又是个好苗子,把个四女两口子乐的是嘻嘻哈哈地整天合不上嘴。
古人常说:乐极生悲。也真是。
到了高三的时候,秋生竟然让学校的老师们送回了家,说秋生在学校整日不上课,神神叨叨地,不知道胡说一些什么,由于影响宿舍的其他同学的学习,故而学校决定送他回家,让家人看护。返回头再看秋生,只见他骨瘦如柴,头发胡子乱糟糟地,满脸乌黑,像是几个月都没有洗脸一样。看到了家里人,秋生也像是没有看见一样,只顾着自己嘴里念着一些人们听不懂的话。
哎呀,如此聪明伶俐的孩子,如今变成这样,四女两口子简直是痛不欲生,院子里的人们也觉得奇怪的很,都纷纷探问原因。
最后还是其中的一个老师说出了真相。
原来,秋生到了市一中后,由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故而深受同学们的敬佩与喜爱,故而到了高二的时候,有一个市里的女孩子就跟他谈起了恋爱,不曾想,女孩子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就去学校把秋生当众骂了一顿,说的话也是相当难听。秋生被侮辱以后,整日不吃不喝,啥也不干,只是在宿舍里默默发呆,没多长时间便一下子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错乱失常了。
共 590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品读香随风飘老师的《乡村异事(五)》很有感触。“红眼病”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传说或者无端联想是不足为信的,任何事情的发生和结束自有其科学原理或者基本常识,“红眼病”作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当细菌源一消除和经历一段时间的有效治疗自然会治愈的;“老和尚”的故事看似在宣讲迷信,其实是告诉读者,青少年确实存在一个心理健康的问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如学习、恋爱、疾病等问题,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不能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这个“秋生”有非常健全的心智,那么无论是爱情或者学习等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变疯变傻,“秋生”之死是惨痛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作者的传奇小说令人百读不厌而且回味无穷,寓意深刻,看似在讲古代的故事,但是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和原型。小说充满传奇,语言生动,文字精炼,耐人回味,值得细细品读。倾情推荐共赏!【:鱼在游】
1楼文友: 19: 8:29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楼文友: 19: 9:18 一篇很好的令人百读不厌的精彩的传奇小说,值得细细品读!!!
楼文友: 19: 9:41 希望作者在荷塘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 楼文友: 19:52:11 感谢鱼在游老师的点评和,也同时祝愿老师能够天天快乐、笑口常开。
4楼文友: 22:50:42 太好了,文章有了典型环境,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典型环境,就是和人物紧密相连的社会全景,必须是社会全景,在这个环境里的人物,就是典型人物。这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两个典型。
濮阳白癜风治疗费用丽水好的白癜风医院
疾病专栏
- 上一页:1要有所行动搭配
- 下一页:雷震八荒25第二十五章紫阳大殿搭配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三仙煮》是诗作高星写下的关于南京三位儒者——阿坚(赵世坚)、狗子(...
2024-12-16
-
新纪元古玩艺术品在线模拟器:精品推荐——佳品磁铁陨石
赛德娜被称为“来自点点的青石块”,是银河系以外未燃尽的混沌流星瓦解旧...
2024-07-23
-
烟雨丨刘先畅:多读一本好书
多念一本用功 刘先畅 凡人四同年天,迷人苦念时。这是应景序言面语言。强...
2024-05-31
-
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Alessandra Rich 的这些衣饰采用了大量勤学的廓形,修饰了身形椭圆,愈来愈多...
2024-04-27
-
很多学生姓“袁”,老师上课不敢叫她的全名,因为一叫全班哄堂大笑
铭/小哈谈教育 取名为须要细心,因为英铭名铭对人的直接影响或许很大,...
2024-04-05
-
老年教育 | 安徽省发布《老有所学行动提议》
合肥市发布《老有所学联合行动提议》 6月9日上午,合肥市但政府新闻办召开...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