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改革开放经验总结电力市场化协同发
一是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细化政策措施。研究起草并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出台专项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8个配套文件,专门研究制定去产能公示公告、产能退出验收标准等相干文件,形成立体化的政策框架体系。建立2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煤炭去产能机制。注重应用市场化手段,创新性引入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方式,健全完善有关政策,指导地方通过公共交易平台等,进行煤炭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截至目前,参与市场化交易的产能指标超过1亿吨。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的成功实践,既拓展了去产能资金来源,节约了财政资金,又增强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遭到地方和企业的普遍欢迎;既引导多余产能加快退出,又为发展优良产能腾出空间,为今后煤炭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了可行路径。强化法治手段,始终严格执行环保、技术、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持续深入开展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算和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倒逼落后产能和不符合标准的产能退出。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周例会、月通报和定期调度制度,按照追究、处理人员、办理手续、恢复生产“四个同步、四个到位”的要求,加快煤矿项目手续办理,推动实现依法建设生产。
3是强化工作督导和专项检查,确保工作质量。针对不同阶段重点任务,及时做好对地方的指点和催促,赴有关市、县和企业进行现场督导,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对去产能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梳理,组织工作组赴有关省市逐一核查,催促各地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对各地去产能进度实行每月调度,对工作进展慢的地区进行通报约谈,确保及时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同时,每年底组织各地开展去产能验收并进行抽查,确保产能真去真退,避免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
四是加快“僵尸企业”处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坚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制定煤炭行业“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方案,督促指点各地认真开展梳理排查和分类处置,推动“僵尸企业”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兼顾抓好产能退出与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煤电联营吞并重组,支持展开煤矿减量重组。中央企业层面,国资委成立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国投、保利、中铁煤炭板块划入中煤能源集团,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完成重组。地方联营、重组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甘肃省重组靖远煤业集团、窑街煤电集团、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公司,组建甘肃能源化工投资有限公司。
五是兼顾去产能与保供应,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结合煤炭市场供需情势和去产能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建立健全中长期合同、防范价格异常波动、最低和最高库存制度等长效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和舆论引导,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行业运行机制。坚持破立结合、先立后破,通过优良产能有序增加,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延续提升安全清洁高效稳定的供给水平。加强煤炭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增进煤炭行业延续健康发展。
六是加强典型示范,重视舆情引导。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现场观摩学习、挖掘典型案例等情势,积极宣传推行在产能退出、职工安置、资产处置、转产转型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多次召开发布会、通气会等,加强政策解读,通报工作进展,回应社会关心。专门建立舆情监测分析机制,及时跟踪了解舆情动向,强化正面舆论引导。
以市场化为导向,供需协同发力促进电力安稳运行
1是坚持保障民生需求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优先发购电计划。电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干,在电力运行调理的发展过程中,应建立民生需求优先的理念,市场化改革要坚持保障民生的原则,科学设计改革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供应经历过紧张和缓解周期变化过程,供需情势偏紧的状态总体上时间较长,一些地区为保障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在电力供应中以保障“有”为标准,存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偏向。近年来特别是党的10八大以来,电力运行调节工作越来越把民生需求放在首位,明确要求电力供需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等重点用电需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展开有效竞争,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文件印发 年来,各地区和相干部门积极落实改革,成效超出预期,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市场化方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交易平台建立,市场主体活跃,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电量不断上升。
3是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有力增进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调整。我国经济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要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保证煤电油气运供应充足,对电力运行而言,就是尽一切手段增加电力供应。但是在需求侧,绝大多数用户不了解用电存在的优化和勤俭空间,只关心供电的可靠性,缺少需求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电力行业逐渐构成了“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影响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最大负荷中97%以上的部份持续时间不超过50小时,95%以上的部份持续时间也只有100小时左右。如果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这部分高峰负荷转移到其他时段,到2020年可节约装机4000万——7000万千瓦。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干部委在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明确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供给侧与需求侧需相互配合、调和推进。各地通过不断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负荷,提升企业服务质量,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动。
孩子不消化怎么办孩子上火
小儿便秘怎么调理好
-
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有更加多乒乓私信追问合合杆菌,关于2022法考调高前提条件地四区有哪些的...
2024-12-16
-
高中学历,应该从什么简而言之提升自己的学历?
1.如果你年龄还小,高三、高中时教书,或者几天后初中部时毕业考虑要不让...
2024-11-02
-
苏州大学和河海大学,谁的统治力更更胜一筹?
相信大家在前不久的报考里,也是绞尽脑汁,反复相对所选全国高校里哪所全...
2024-10-29
-
佣金高、配送慢……商家不愿再入驻外卖平台有苦衷
原曲名:微市的平台抽出高额酬劳,鲜腐每一次能够保质保值 一些百货美国...
2024-10-21
-
科英布拉该大学历史知多少 | 葡萄牙高校通
今年,波尔图医大学半世纪了它732岁的初次见面。这所医大学是巴西近代最上...
2024-10-12
-
vivo S15 Pro影像体验,配置高级拍照更巧妙
近年来,vivo打造的vivo S三部凭借着低颜值和亮眼的相片战力,受到了不少年...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