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为何质疑江泽民三个代表
魏巍为何质疑江泽民三个代表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战士”,晚年的魏巍一直是“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他主办的《中流》杂志一度影响颇大。因此,对魏巍的悼念,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请看《中国周刊》刊徐庆全的文章。
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引起诸多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的悼念,却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的魏巍向领导请缨,赶赴朝鲜前线。他“深入生活”到了战斗的最前线,与部队战士同吃同住,积累大量的第一手素材。1951年2月,魏巍回到了国内,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之后,《谁是最可爱的人》诞生。1951年4月11日,《人民》在头版高规格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从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成为我们今天怀念魏巍的理由。这篇文章在2007年的命运,为这种怀念添加了意味深长的色彩。这一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排除于中学课本之外。中学课本作调整,本不算大事,但由于魏巍本人所捍卫的政治理论色彩,则放大了这一事件的视野。当年就有人欢喜有人忧,而魏巍的谢世,使这种欢喜或忧愁几近演变成为一种政治意味上的喧嚣,上的论战硝烟弥漫。太多的政治色彩,让一些人变得不厚道了。按照古人的传统,盖棺论定、善待逝者。魏巍也应当得到这样的待遇。
一本杂志:《中流》
身为作家的魏巍,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里,尽管继续进行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他的关注点则更着眼于社会现实。他出版的《地球上的红飘带》影响有限,但他对时政的臧否则颇引人注目。要臧否时政,就需要有自己的阵地。早在1980年,魏巍就与黄钢、姚远方等人联手,创办了一份《时代的报告》。由于编者有着“我们是在战争威胁的条件下进行四化建设的”心态,因而将“本刊的职责”作了这样的表述:“首先是提醒我们的读者,注意霸权主义者的扩张侵略与颠覆阴谋,剖析当前国际紧张局势继续加剧的根源,着力介绍国际间隐蔽战线反间谍反颠覆的斗争―――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这样过高的警惕性,似与改革开放后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相悖―――须知,这个主题的确立,是中国能够一心一意搞建设的重要指数。由于有着这样的警惕性,使这本刊物对文艺领域的一些作品进行上纲上线的指责。比方说,在创刊号上,“本刊评论员”就对当年引起争议的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提出批判,并辅之以《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社会档案”?》的“读者来信”
。当年国内外著名的关于电影《苦恋》的风波,也是该刊首先引起的。虽然我们对当年魏巍在这本刊物的作为不甚清楚,但从这份刊物对文艺界极高的关注度和他后来的文章看,身为文艺界人士的魏巍当不无关系。这种依然奉行“文革”时代思维方式的办刊思路,引起了公愤,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1982年,中央书记处决定整顿《时代的报告》。1983年,这份刊物被《报告文学》的名称所取代。魏巍等人被迫“下课”。此后,继续拥有一块阵地,将过去的价值观继续宣扬下去,就成为魏巍等人的渴望。
1988年,与魏巍成为同道的林默涵与之合作,在《光明》社分得了一块阵地,创办了《中流》杂志。《中流》所承接的,依然是《时代的报告》的办刊宗旨。过去时代的话语霸权体系,在这里依然被奉为圭臬。魏巍、林默涵两位主编及其编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事,充满着焦虑;而对冷战终结后的世界缓和局面,依然以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进入国门的外人,并由此推及有外国“亡中国之心不死”的种种迹象。因此,他们对邓小平所言的“不争论”置诸脑后,着意挑起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以扩大“要继续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义”的思维理念。魏巍由此而成为一面“旗帜”。他的《警惕“四化”危险―――在〈中流〉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女娲补天》《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等一系列文章,迅速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无论是对魏巍本人,还是对魏巍观点的拥护与反对者来说,《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都被视为一篇重要的文章。笔者当年读完这篇文章后,毛骨悚然到竟然生出“不知有汉,遑论魏晋”的惶惑:到底是魏巍的眼光出了问题,还是我辈所感受的、为绝大多数人所拥护的改革开放政策真的有问题?在这篇着重论述修正主义的表现、根源的文章中,魏巍肯定了20世纪是“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世纪”,“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可置疑”。同时,“世纪末的悲剧”也让他扼腕。他说:“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数十年的国家,竟然会遭逢资本主义复辟的命运,这是出人意料的,甚至是一般人想也没想到的。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只有极少数人,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毛泽东。他远在1956年就预见到了这种危险的萌芽,并起而抗争,这就是为期十年的中苏论战,也就是那场著名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今天回头看来,这场斗争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何等深刻啊!”他认为,中国当时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魏巍以“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极少数人”自居,大声疾呼“反修防修”。2001年7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著名的“七一讲话”,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内的“一群共产党员”,以《“七一讲话”是极其重大的政治错误事件》为题,上书中央,以罕见的口吻质疑,“共产党的总书记到底代表谁?”并指责“七一讲话”所阐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违反了党章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是带头破坏党的规定”。而在此前,《中流》就私营企业家能否入党问题,反复、连续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加以剖析,阐明了不能吸收私营企业家(资本家)加入共产党的理由。2001年7月出版的《中流》杂志上,更是将给其中共中央上书的主要内容以文章的方式公开刊登。魏巍此举,再一次让他的主编生涯画上了句号:2001年8月,《中流》宣告停刊。之后,魏巍没有放弃,络成为这位81岁高龄老人的新宠。他的文章频频传到上,“毛泽东旗帜”、“乌有之乡”,使他再一次找到了主编的感觉。他就这样在络中冲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告别仪式
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命运,让魏巍走后依然众说纷纭,也使他的告别仪式的政治色彩淡化了应有的悲哀。“继承遗志”的昂扬弥漫于八宝山告别室内外,“向魏巍同志学习,向魏巍同志致敬,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大地思潮终涌动,中华山花烂漫时”的留言,成为这种情绪的写照。而悼念厅外,两位男士拉起的“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耻的人,虽生犹死”的一条长长的横幅,则令人迷惑。在现场发放的描写魏巍生平的小册子的最后一节,写到了这位老人的一个故事:今年8月9日,已经住进医院一年,病重的魏巍从昏迷中醒来,看到了床边的小孙子,他似乎觉得头有些昏沉,对孙子说:“抱着我的头摇一摇。”他想让自己清醒一下,孙子抱着他的头轻轻地摇,魏巍交代给孙子一句话:“我交代你的只有一句话:继续革命,永不投降!记住没有?”孙子说记住了,爷爷让孙子连续说了3遍“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孙子说到第二遍时已泪流满面。这位因《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名的人,临终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离开过战场。其实,令我们最怀念的魏巍,是那个满怀激情,更多爱国热忱的魏巍。
(作者为《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
脉络舒通丸的效果乌洛托品溶液是干什么用的月经暗红血块多吃什么药- 上一页:流苏元素新玩法上衣也能随风起舞
- 下一页:逍遥修真少年第232章血洗四方
-
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有更加多乒乓私信追问合合杆菌,关于2022法考调高前提条件地四区有哪些的...
2024-12-16
-
高中学历,应该从什么简而言之提升自己的学历?
1.如果你年龄还小,高三、高中时教书,或者几天后初中部时毕业考虑要不让...
2024-11-02
-
苏州大学和河海大学,谁的统治力更更胜一筹?
相信大家在前不久的报考里,也是绞尽脑汁,反复相对所选全国高校里哪所全...
2024-10-29
-
佣金高、配送慢……商家不愿再入驻外卖平台有苦衷
原曲名:微市的平台抽出高额酬劳,鲜腐每一次能够保质保值 一些百货美国...
2024-10-21
-
科英布拉该大学历史知多少 | 葡萄牙高校通
今年,波尔图医大学半世纪了它732岁的初次见面。这所医大学是巴西近代最上...
2024-10-12
-
vivo S15 Pro影像体验,配置高级拍照更巧妙
近年来,vivo打造的vivo S三部凭借着低颜值和亮眼的相片战力,受到了不少年...
2024-09-16